約會專家解釋女生為什麼總是遇到錯的人/渣男
遇上渣男,很多時是因為你年輕,加上心理學的依附理論、稀缺性原理,容易令女性錯過真正愛她的人,反過來把渣男當是寶。
1. 稀缺性原理(Scarcity Principle)
由心理學家 Robert Cialdini 提出。
核心觀點:
人總是會更加重視、追求那些難以得到、有限或不確定的東西。
應用於感情:
- 當一個男人對女人「死心塌地」、毫無保留付出,女人容易覺得「他已經屬於我,不怕失去」——即產生「可得性」。
- 當男人對女人忽冷忽熱、不完全表態,女人反而會產生「不確定感」,覺得「他不是肯定屬於我」,從而認為他「更有價值」,並且產生「害怕錯失」的心理。
2. 認知失調理論(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)
由 Leon Festinger 提出。
核心觀點:
當一個人對某事物投入越多,但回報越少,反而會「自我說服」那東西很有價值,因為這樣可以減少心理不協調。
應用於感情:
- 當女人為一個「忽冷忽熱」的男人付出多,卻得不到明確回應,她會「自我說服」這個男人更值得自己去追求,從而加深投入和依賴。
3. 吸引力動力學(Attraction Dynamics)——「推拉理論」
兩性關係中有一個「推拉(Push-Pull)」的吸引力規律:
- 推(Push):對方表現疏離、冷淡,造成心理距離,激起對方追逐的慾望。
- 拉(Pull):對方表現親近、溫暖,給予情感獎勵。
忽冷忽熱正是這種推拉效果,會讓另一方的情緒起伏,產生強烈的情感「鉤子」,提升吸引力。
4. 依附理論(Attachment Theory)
由 John Bowlby、Mary Ainsworth 等人提出。
核心觀點:
兒童時期的依附模式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。
- 安全型依附:容易給予和接收愛。
- 焦慮型依附:渴望親密、容易不安全感,對對方忽冷忽熱特別敏感。
- 逃避型依附:傾向保持距離。
在這個現象中,「忽冷忽熱」往往觸發了對方的「焦慮型依附」特質,使她更害怕失去對方,從而覺得對方「高價值」。
5. 自我價值理論(Self-Esteem and Social Comparison Theory)
部分人會把「能否得到一個不容易追到的人」視為自我價值的象徵。
- 容易得到的東西,潛意識會覺得「沒那麼珍貴」。
- 不容易得到,反而成為「證明自己能力」的對象。
6. 行為心理學中的「間歇性增強效應」
- 固定增強:每次都獲得獎勵,會很快習慣並失去興趣。
- 間歇性增強:偶然才有獎勵,反而會讓行為更堅定和依賴。
感情中的「忽冷忽熱」就是一種間歇性增強,讓人更上癮。
總結:
你描述的現象,心理學上可以用稀缺性原理、推拉理論、認知失調理論、依附理論和間歇性增強效應解釋。
- 越容易得到的愛,越被低估;越難得到的愛,越覺得珍貴。
- 忽冷忽熱的行為會大大提升對方的心理投入和依賴感。
- 這些現象並非單一理論,而是多種心理機制疊加的結果。
渣男的3大特徵: 極度自信 + 同時有幾個人想同佢發展 + 忽冷忽熱
1)極度自信 + 權利意識 = 迷人又危險
渣男通常超有自信,甚至到了自戀的程度。他們覺得自己特別、應該得到最好的,不管是愛情、資源,甚至是你的全部關注。他們敢衝敢追,完全不會害羞表達自己的需求,這種「積極進取」的態度,很容易讓人誤以為他們是可靠、有魅力的對象。
但是當他覺得「擁有你」是理所當然,而不是雙向的珍惜,問題就來了。你會發現,他們很享受被愛,卻不太願意真正付出。當你要求公平對待,他可能會覺得你「太黏人」、「不夠懂事」,甚至開始冷落你,讓你患得患失。
2)情感操縱高手:讓你上癮,卻不負責任
渣男的魅力,來自於他們對心理的敏銳度。他們會用甜言蜜語、製造浪漫情節,讓你誤以為自己是被珍視的。然而,他們並不是發自內心地愛你,而是在操控你的情緒。
他們擅長這些套路:
1)忽冷忽熱:有時候超熱情,有時候突然消失,讓你忍不住去追逐他,尋求關注。
2)營造競爭感:讓你覺得「有別人想搶走他」,令你更加珍惜他的存在。
3)裝無辜、推卸責任:「我不是不愛你,只是還沒準備好」,讓你捨不得放手。
3)難以維持長期關係:感情快來快去
簡單來說,渣男最擅長的就是「短跑衝刺」,但不適合「馬拉松」。當新鮮感過了,他們就會開始變得冷漠、挑剔,甚至找下一個目標。
這不代表他們沒辦法戀愛,而是他們的愛,更多是基於自我滿足,而不是雙向關係。如果你發現對方總是要你迎合他、對你的需求充耳不聞,那就該小心了!
如何不被渣男套路?
1)相信行為,而不是甜言蜜語 —— 他說再愛你,但如果總是忽冷忽熱,就要提高警覺。
2)觀察他如何對待其他人 —— 如果他習慣性地讓別人遷就他,在關係中可能也是如此。
3)記住,你值得被真正珍惜,而不是被操控!
所以,當你下一次遇到那種「高自信、很會撩、但讓你不太安心」的人,記得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觀察,別讓一時的吸引力蒙蔽了雙眼!
焦慮型依戀的人,為何容易成為受害者?
研究顯示,焦慮型依戀的人對於關係中的不確定性感到極度焦慮,害怕被拋棄,因此會極力討好對方,甚至犧牲自己的需求來維繫關係(Ainsworth et al., 1978)。他們的行為壓抑系統(BIS)較強,這意味著他們更容易被恐懼驅動,而不是主動去追求快樂或滿足自身需求 (Mikulincer et al., 2003)。
當渣男察覺到這種特質時,往往會加以利用,例如:
1)煤氣燈效應(Gaslighting):讓受害者質疑自己的感受與判斷,變得更加依賴對方。
2)情感操控:時而冷淡、時而熱情,讓對方陷入「追逐愛」的焦慮。
3)刻意製造不安全感:例如忽冷忽熱、玩弄曖昧,讓對方覺得自己必須付出更多才能得到愛。
黑暗人格 vs. 成熟的黑暗面:為何年輕時容易上當?
心理學家 Jordan Peterson 曾提到,一個成熟的人需要了解並掌控自己的黑暗面,才能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。然而,年輕時我們往往分不清「黑暗人格」與「成熟的黑暗面」的差別,導致容易被帶有黑暗特質的人吸引。
黑暗人格(Dark Personality):指的是那些操縱、缺乏同理心,並將自己的「黑暗面」用來傷害或控制他人的人,例如渣男。
成熟的黑暗面(Integrated Darkness):則是指一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陰暗面,但懂得如何控制與善加利用,例如在必要時保護自己或堅定立場,而非以此操控他人 (Peterson, 2018)。
這也解釋了為何年輕時較容易被「壞壞的男人」吸引,但隨著年紀增長與閱歷增加,開始能夠分辨兩者的不同。
如何擺脫受害者心態,重新掌控感情生活?
如果發現自己總是陷入類似的有毒關係,不妨試著做以下幾點:
1)提升自我價值感:相信自己值得被真心對待,而非透過取悅對方來換取愛。
2)辨識並理解依戀模式:了解自己的依戀風格,學習如何建立安全感。
3)設立明確界限:不要因為害怕失去而一再妥協,學會說「不」。
4)訓練獨立性:學會享受單身,不讓愛情成為唯一的安全感來源。
5)警惕「關係焦慮」:如果你發現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「避免被拋棄」,這是一個危險信號,提醒你該重新審視這段關係。
- 755脫毛
- btl360膠原槍
- btl膠原槍
- HIFU
- LDM細胞機
- ondaplus一叮溶脂
- onda一叮溶脂
- onda減肥
- Pico皮秒
- ultherapy
- ultherapy prime
- ultherapy 效果
- V面塑顏
- 今日香港
- 保濕
- 修復凹凸洞
- 修輪廓
- 健康冷知識
- 全身脫毛
- 兩性關係
- 冷凍溶脂
- 凹凸洞
- 凹凸洞修復
- 凹凸洞治療
- 出軌
- 分手
- 創業
- 去痘印
- 去皺紋
- 去紋
- 去除暗瘡印
- 口罩肌
- 台灣生活
- 單次收費美容院
- 增肌減脂
- 墨魚遊戲
- 墨魚遊戲2
- 家用美容儀
- 少女針
- 快速美白
- 愛情
- 感情
- 抗初老
- 敏感肌
- 新聞時事
- 暖宮
- 暗瘡
- 暗瘡印
- 暗粒粉刺
- 植髮
- 毛孔粗大
- 法令紋
- 洗冷氣
- 消除法令紋
- 減肥
- 溶脂
- 激光脫毛
- 無痛減肥
- 無針埋線
- 玫瑰痤瘡
- 玫瑰痤瘡治療
- 瓷溫
- 瓷溫養生儀
- 生活冷知識
- 生髮
- 男士美容
- 痘印
- 痘坑
- 瘦身
- 瘦面
- 皮秒去斑
- 皮秒激光
- 皮膚保養知識
- 眼袋
- 眼袋槍
- 移民
- 精靈針
- 緊緻提拉
- 美容知識
- 美容院
- 美容院Facial
- 美容院推薦
- 美白
- 美白方法
- 美白淡斑
- 美白臉
- 肌膚保養指南
- 育髮
- 脫毛
- 脫髮
- 脫髮治療
- 膠原槍
- 膠原蛋白
- 膠原蛋白補充
- 膠原蛋白針
- 色斑
- 荷爾蒙斑
- 試當真
- 護膚
- 護膚秘笈
- 退紅雷射
- 酒糟肌
- 酒糟鼻
- 醫美
- 醫美針劑
- 防脫髮
- 韓國醫美
- 韓國醫美退稅
- 頭髮再生
- 養生
- 香港美容院
- 香港美容院推薦
- 香港醫美
- 黑眼圈
- 黑頭